無障礙小錦囊

感官殘疾與建築環境

感官殘疾與建築環境

視障或聽障問題

  1. 意外和疾病均可引至視障或聽障。我們難以想像一個失去視覺的人是如何生活。

  2. 先天視障或聽障人士從未體驗過看事物和聽聲音的感受,旁人更無法想像他們是如何生活。

  3. 視障或聽障人士與別人溝通時有困難,很容易產生孤獨感。

  4. 迷路時,我們可向人問路。但有視障或聽障人士,他們均不能接收旁人傳達的訊息。

  5. 我們對失明和失聰的人可能有足夠的同情,卻未必有充份的了解。

  6. 合適的環境可以幫助他們過正常、有意義和愉快的生活。


感官受損的兒童

  1. 由於學習的過程多依賴視覺和聽覺,因此有視障或聽障的兒童要面對更多的困難。

  2. 透過特別的設施和教育輔助器材,有輕度視障或聽障的兒童也可以與其他兒童一 樣,進入普通學校就讀。

  3. 有嚴重視障或聽障的兒童則必須進入特殊學校。 校內設有特殊器材和曾受專業訓練的教師;環境方面亦經特別設計,以配合他們的需要。

  4. 雖然在視覺和聽覺上有缺陷,但兒童較容易適應,仍能盡量發揮他們所能。


視障人士的環境障礙及解決方法

  1. 視障人士需要透過觸覺和聽覺的指引以彌補視覺上的缺陷。

  2. 硬面地板可產生回響聲音作指引。

  3. 地面不可濕滑,地毯或地板不可鬆脫。

  4. 樓梯應鋪上特殊質料的地板,提示視障人士要上落樓梯。

  5. 各種凌空伸出的障礙物,對視障人士構成極大危險。

  6. 公眾的樓梯底和斜坡底是十分危險。

  7. 行人斜道表面應鋪上與旁邊路面不同的物料,藉以幫助視障人士辨別。

  8. 門閘不應向走廊外開啟,否則容易導致意外。

  9. 玻璃門應加上門框或指示,減少危險。

  10. 重要指示牌、門牌號碼等均需採用凸起的字體,方便視障人士觸摸。

  11. 電梯內外應設易於看見的指示及發聲的訊號。

  12. 指示牌須大而清楚,並放於光線充足的位置。

  13. 樓梯及斜坡的扶手須在兩端延伸最少300毫米。

  14. 扶手應髹上與牆身對比鮮明的顏色。

  15. 視障人士須特別注意日常生活的安全設施 …, 如氣体爐具能發出聲音和氣味,故較適合視障人士在家居採用。 電爐在關掣後仍然是熱的,因此要設有其他聲音提示。有離火自動關掣功能的電磁爐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16. 有圍邊的儲物架比較安全。

  17. 門的把手 - 圓形把手較曲形把手好,因後者容易把衣服衣鉤住。除非採用特別的雙曲柄把手。

  18. 具特別觸摸或聲音效果的雕刻可供視障或聽障人士「欣賞」。

  19. 一些有關辨別方向和活動能力的訓練是十分重要的,這可增強視障人士應付日常生活的能力和自信。


聽障人士的環境障礙及解決方法

  1. 聽障人士需要視覺上的指引以彌補聽覺的不足。

  2. 指示牌需大而清楚。他們不能向人問路,故只能自己尋找。

  3. 發聲的家居裝備,如:火警鐘、門鐘及電話,可裝上閃燈,以視覺效果補救聽覺上不足所引致的困難。

  4. 輕度聽障人士可使用加上擴音裝置的門鐘及電話。

  5. 供輕度聽障人士使用的家居或公共設施應裝上特別隔音設備,例如雙層玻璃和隔聲系統,以減少不必要的雜聲。

  6. 嘈吵的空氣調節系統會影響聽障人士。

  7. 聲音必須清晰,使輕度聽障人士聽得較清楚。

  8. 在演講廳和其他公共地方,可裝設電子助聽系統,例如無線電調頻 (FM) 收音器、感應圈系統等,令聽障人士也可參與其中活動。

  9. 適當的生活環境設計能協助聽障人士解決某些困難,但他們要面對一個較特別的困難:在外表看來他們與普通人無異,難以得到旁人即時的諒解,容易使人反感和不耐煩。因此,除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外,我們必須給予聽障人士更多的同情和了解。

◀ 返回
▲ 返回頂部